【聚焦】工坊开营|中国山水意象与当代版画表达创作工作坊开营仪式!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20-12-02分类:最新焦点浏览:21评论:0
礼物:阅读脚下的土地
第一季·中国山水意象与当代版画表达
创意工作坊
11月30日(周一)10:00正式开营
「 开 营 仪 式 」
2020年11月30日10点,在四川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办公室举办了“礼物:阅读脚下的土地第一季·中国山水意象与当代版画表达”创作工作坊开营仪式。
开营仪式现场
出席开营仪式的嘉宾有四川美术学院校长庞茂琨,四川美术学院副校长、造型艺术学院院长焦兴涛,造型艺术学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王天祥,造型艺术学院副院长、油画系主任王朝刚,造型艺术学院副院长、版画系主任韦嘉,造型艺术学院副院长、雕塑系主任申晓南,造型艺术学院党总支副书记付继红,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院长黄越,造型艺术学院版画系康宁教授,造型艺术学院版画系梁益君教授,造型艺术学院油画系副主任熊莉钧,造型艺术学院雕塑系副主任龚吉伟,造型艺术学院版画系副主任舒莎,造型艺术学院工会主席金川,版画系教研室主任金洪钢,版画系教研室主任臧亮,四川美术学院艺术与创新研究院副院长曾令香,会议由四川美术学院西部文化遗产与创意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办公室主任陈戈主持。
嘉宾致辞
造型艺术学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王天祥教授的致辞可概括为三组关键词:第一、价值观与方法论。“礼物”从政治的艺术、商业的艺术之外,开辟出“交往的艺术”的新维度,赋予了艺术新的人文价值。“礼物”可落实为具体的行为、具体的形态,为“交往的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切实的路径与方法。第二、由下至上与由上至下。“礼物”提名展,汇聚了造型艺术学子个体的创造力,形成“由下至上”的创新汇聚,作为特别单元,“礼物”工作坊,由上至下,为学生提供结构化的思想引领。第三、跨学科与国际化。本次工作坊立足版画,面向全校各专业开放,形成跨学科的学术团队,希望在跨学科的碰撞中促进艺术嬗变。同时,面向国际化,为未来在国际开展在地工坊做出探索与积累。
四川美术学院副校长,造型艺术学院院长焦兴涛教授致辞。从这次的学员名单来看,以版画专业为主,也囊括了造型艺术学院其他专业,甚至设计学院、公共艺术学院的部分专业学生也加入此次工作坊,这样的跨专业组合所创作出来的成果是十分令人期待的。这也是现有工作坊模式一个大的转变,此次工作坊打破了传统意义上体验生活或是外出写生的惯有模式,它面对两个具体主题,一是具体的时间、地点、空间,二是具体的文化主题,不管是人文思考或艺术思维都从一个具体的时间、地点切入,从人文、地理、艺术史、艺术内容的背景方面展开自己的思考和创作。这是一个全新的工作方法,也是非常值得推荐和尝试的。同时也有关于成果形式的思考,包括对于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以及如何用中国话语讲述中国故事的一种宏大叙事的基本要求,但更重要的还是这一过程中的发现和产生新的乐趣,这是支撑并使团队充满创造力的最重要的因素。他表示十分期待这次工作坊的形式能够建立新的方向。此次工作坊作为造型艺术学院“礼物”提名展的一部分,构成“礼物”这个展览品牌的综合形式和更丰富的内涵,这样也可以拓展学员们关于艺术创作应该包含的内容,从而建立一个新的认识以及达到方法论上的新高度。焦兴涛指出造型艺术学院作为四川美术学院重要的中坚力量,“礼物”展应该体现出了一种胸怀和气魄,而这不仅仅是造型艺术学院更是面向全校的。
校长庞茂琨致辞,他认为学员们可以打破常规的课堂学习方式,通过跨专业的合作进行主题创作。当师生都集中在一个主题上共同思考问题是很有意义的,让导师和学员都同时关注这样的一个问题,也能激活学员们的主动性,这也是试图通过一个项目将教学和创作结合在一起的新的尝试。最后由庞茂琨校长宣布“礼物:阅读脚下的土地 第一季·中国山水意象与当代版画表达”工作坊开营!
「 开 题 报 告 会 」
开题报告会现场
开题报告会由王天祥、韦嘉、舒莎、陈戈分别进行开题讲话。首先由本季工作坊的学术主持韦嘉讲话。这次工坊,把“中国山水意象与当代版画表达”作为主题是很有意义和价值的。在中国,早期的木版画是以复制中国传统山水画为目的的,而如今在学院系统下的版画创作更多的偏向于西方版画思维。这次的工作坊由多位跨学科的老师一起筹划,里面包括了在地创作、展览,部分作品会被纳入造型艺术学院“礼物—造型艺术学院学生提名展特别单元”中。而对于学生来说,参与到工作坊之中是对常规课程之外非常重要的补充。这涉及到跨学科的交流和沟通,以及如何在一个陌生的情境下打开自己的思路。他表示非常期待这次工作坊成果的呈现,同时也表示此次项目会作为研究生深化改革培养的一次尝试。
陈戈对策划此次工作坊的初衷、理念及价值做了进一步说明。他从当代艺术发展现状,艺术创作的空间转向、语言转向、媒介转向变化,展览体系与形式的当下发展等角度,向工作坊成员强调了此次工作坊的重要性和工作坊参与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对学员们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尝试采用创作志书写方式,注重对日常创作过程中文献资料收集,以此来展开对自我创作的审视。
舒莎则是主要针对大家创作思维的构建和寻找工作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介绍。一方面是通过对工作坊主题的阐释,希望可以试着寻找一种可能——让传统的绘画语言与当代视觉语言进行碰撞。同时,学员们来自不同的专业,也可以把日常实践和思考中形成的碰撞,放进此次工作坊的讨论与交流中,从而形成自己的创作方法和思维逻辑。希望大家在思维的碰撞中齐心协力的出好作品。另外,舒莎老师提出实验性的探索不仅存在于艺术创作实践中,在工作方法和理论研究等方面都应该带着“探索的态度”去思考和处理问题。
随后学员们依次做了自我介绍。
「 入 选 名 单 公 示 」
此次工作坊共收到校内外各院系专业74人报名参加,原定招募25名学员,因报名踊跃,经由各学院教师商议推荐,后经院领导审批后决定,共招募31名学员
名单公示如下
本科生
2018级国 画 李秋熳
2018级国 画 汪旭冬
2017级版 画 赵志强
2017级版 画 何一鹭
2017级版 画 施 政
2017级版 画 姚书勤
2018级雕 塑 李相心
2018级雕 塑 吕炳泽
2018级视 传 封 景
2018级视 传 胡 桔
2019级视 传 王 坤
研究生
2020级国 画 甘志鹏
2019级油 画 沈子心
2019级油 画 王 钦
2019级油 画 蔡茹曦
2020级油 画 李非凡
2020级版 画 闫帅中
2020级版 画 傅健雯
2020级版 画 赵 明
2020级版 画 秦瑞辛
2020级版 画 何佳原
2020级版 画 何明越
2020级版 画 王白云
2020级版 画 颜 沛
2020级版 画 黄晓晨
2020级版 画 傅雨欣
2019级产品设计 李 庚
2020级产品设计 陈倍贝
2020级公共艺术 樊俊言
2020级艺术理论 沈思远
2020级文化遗产 段治兰
- END -
- 上一篇:书法传奇
- 下一篇:当代诗书画大家崔国强的诗书画
相关推荐
你 发表评论:
欢迎- 最新焦点排行
- 最近发表
- 标签列表